发布时间:2025-05-18 点此:132次
来历:定见首领
定见首领丨任泽平
导读
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,集合了许多的人口和社会资源,国家之间的竞赛也越来越体现为城市或城市集群之间的竞赛。40多年改革敞开带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,我国城市格式产生深入改变,许多城市快速兴起,也有一些城市逐步式微或相对式微。
按照人随工业走、工业决议城市兴衰等根本逻辑,咱们在《我国城市开展潜力排名:2023》研讨陈述中对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开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、南京、姑苏、武汉、重庆位居前10名。
从排名变化来看,南京逾越姑苏位居第七,南京近年来经过加大高技能投入力度、不断招才引智、活泼敞开沟通等,必定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开展,而姑苏的开展耐性仍较强。
摘要
NO1.北京:政治、文明、世界交往和科技立异中心。1)北京集政治中心、立异中心、金融中心、世界沟通中心、文明中心等优势于一身,未来将集合于开展首都中心功用。2)北京三产比重到达84%,金融、总部经济和科技立异成为三大手刺。3)北京严控人口规划抬升日子本钱、影响城市生机,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开展;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仍存。4)未来,北京将建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,引领京津冀协同开展。作为全国榜首个减量开展城市,北京将从粗旷型扩张到精细化调整转型。
NO2.上海:全球化的大上海,未来比美纽约。1)上海已根本建成世界经济中心,跟着我国经济的腾飞,未来有望比美纽约,成为首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。2)上海以轿车、电子、金融为支柱,并培养了一批优异的互联网企业。3)上海城市规划滞后,控人口下降城市生机,近年结构性放宽落户条件,引入高学历人才。4)未来,上海将持续坚持敞开,建成杰出的全球城市,带动构成具有全球竞赛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。
NO3.深圳:乘改革敞开之风、造立异生机之都。1)深圳乘改革敞开之风腾飞,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/11到2018年GDP逾越香港,成为生机四射的一线城市。2)深圳是引领全国的立异构思大都市,战略新兴工业为支柱工业。3)深圳仍面对着开展空间缺少、要点工业开展受限、工业开展缺少根底研讨支撑等问题。4)未来,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协作,打造全球立异构思之都。
NO4.广州:广东省的排头兵,省制作业的中坚力气。1)广州由华南中心晋级为国家中心城市,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,之后被深圳逾越。2)轿车制作业、电子产品制作业和石油化工制作业是广州的三大工业支柱工业。3)广州存在立异才能弱、金融业开展缺少的问题,广州政府活泼出台一系列方针,活泼引导金融支撑科技型企业开展。4)广州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协作,建造生机全球城市。
NO5.杭州:民营经济的“大本营”、全国抢先的“数智城市”。1)杭州经济开展势头杰出,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长三角榜首。2)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是杭州的“金手刺”。3)杭州工业布局逐步完善,制作业与服务业各具特征,活泼完善轨道交通建造。4)未来杭州将推进更高水平敞开,打造面向世界的立异高地。
NO6.成都:新一线龙头,西部经济高地。1)成都2022年GDP超2万亿,占四川省的36.7%,接连8年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位居榜首。2)电子为支柱工业;具有中西部区域数量最多、品种最完全的金融机构资源。3)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,存在广泛的竞合联络,轿车和电子工业开展竞赛与协作并存。4)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功用,并携手重庆,合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。
NO7.南京:六朝古都勃发新生机,打造“立异名城”。1)因地舆和前史要素,南京是江苏和安徽之间的纽带,2022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五。2)南京以轿车、钢铁、电子、石化为支柱,活泼培养新兴工业。3)长三角区域经济强市集合,与杭苏锡常等兴旺地市比较,南京辐射才能有限,人口集聚才能削弱。4)南京未来将以“立异名城、美丽古都”为城市开展愿景,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。
NO8.姑苏:最强地级市,从“世界工厂”开展为“立异高地”。1)姑苏先后阅历城镇工业兴起、外向型经济腾飞、敞开型立异经济等开展阶段,成为地级市的“天花板”。2)姑苏是“全球工业大市”,工业总产量仅低于深圳。3)姑苏存在教育、医疗资源缺少的问题。4)未来姑苏将发挥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效果,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奉献力气。
NO9.武汉:九省通衢,中部兴起的战略支点。1)武汉根本处于我国首要经济带的地舆中心,2022年人均GDP近14万元,雄踞中部区域首位。2)从“钢城”到“车都”、“光谷”,现在武汉具有钢铁及深加工、轿车、信息技能、医药等完好工业系统。3)武汉民营经济占比相对较低,民营经济生机缺少。4)未来,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柱,在全球规划内建造具有必定竞赛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。
NO10.重庆:西南双核之一,大重庆与小重庆。1)大重庆经济总量超2.9万亿,小重庆人均GDP约10.5万元,与成都适当。2)重庆以轿车和电子为支柱,二者占工业总产量比重约40%,并加速培养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3)重庆仍面对科技立异实力不强的问题,应加速科技与工业交融,活泼推进工业协调开展。4)重庆将加强发挥西部世界归纳交通纽带效果,携手成都打造内陆改革敞开新高地。
目录
1 北京:政治、文明、世界交往和科技立异中心
2 上海:全球化的大上海,未来比美纽约
3 深圳:乘改革敞开之风、造立异生机之都
4 广州:广东省的排头兵,省制作业的中坚力气
5 杭州:民营经济的“大本营”、全国抢先的“数智城市”
6 成都:新一线龙头、西部经济高地
7 南京:六朝古都勃发新生机,打造“立异名城”
8 姑苏:最强地级市,从“世界工厂”开展为“立异高地”
9 武汉:九省通衢,中部兴起的战略支点
10 重庆:西南双核之一,大重庆与小重庆
正文
1 北京:政治、文明、世界交往和科技立异中心
北京集政治中心、立异中心、金融中心、世界沟通中心、文明中心等优势于一身,未来北京将集合于开展首都中心功用。2016年《北京城市整体规划(2016年-2035年)》中指出,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、文明中心、世界交往中心、科技立异中心。在北京功用定位产生改变的一起,2012年北京正式提出将通州建造为“城市副中心”、2017年提出建立雄安新区,北京非首都功用承载地逐步建造,北京愈加专心于开展首都中心功用。
2022年北京GDP超4.1万亿,仅低于上海,全国第二。交通区位方面,北京是我国铁路网的中心,京九铁路、京沪铁路和京哈铁路等连通全国;现在,北京航空“双纽带”格式开端构成,年旅客吞吐量逾越一亿人次;北京是我国榜首个注册地铁的城市,到2023年8月,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用路程达807公里,居全国第二。北京是全国教育医疗水平最高的城市:集合了全国数量最多的要点大学,其间有8所985,18所211,具有55家三甲医院。
北京从工业城市逐步开展为服务经济城市,三产比重到达84%,金融、总部经济和科技立异成为三大手刺。建国初期,北京定位于工业城市,2022年北京第三工业比重到达83.9%,全国最高。当时,金融业、信息传输、软件及信息技能服务和科学研讨和技能服务业是北京的支柱工业,添加值算计占GDP份额逾越46%。金融为北京榜首支柱工业,是对北京经济添加拉动最大,财务增收奉献最多的工业,2022年工业添加值占GDP比重近20%,占比挨近世界金融中心城市。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,不只有金融监管部分——“一行一局一会”,还有三大方针性银行总部、中农工建等大型商业银行总部、四大资管公司总部等,2021年北交所建立持续完善北京多层次的金融管理系统建造。北京科技立异优势杰出,科研院校和研讨所集聚,依据2022年中关村论坛会议发布的世界科技立异中心指数排名,北京总和排名全国第1、世界第3。2022年北京战略新兴工业和高技能工业添加值占GDP比值逾越50%。
北京严控人口规划抬升日子本钱、影响城市生机,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开展;获益于京津冀协同开展,北京周边区域功用定位不断强化、交通联络日益严密,但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仍存。2013年以来,北京市加强人口调控,提出以水定人、以房管人、以证管人、以业控人,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量由正转负,尔后人口简直0添加。控人方针挤出低收入人群,减少了日子性服务业从业者数量,从而抬升日子本钱,还会减少适龄劳动力占比,加重老龄化趋势,影响城市生机。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开展,近年,北京经过疏解工业、引导人口布局优化,构成“多中心”开展格式,打造了包含怀柔科学城、北京自贸区等一批新的经济添加极。京津冀交通范畴一体化逐步开展,到2022年末,京津冀三省市铁路经营路程已达1.1万公里,其间高铁掩盖京津冀一切地级市,交通联络日益严密;工业方面,津冀区域持续承受北京溢出工业,近十年来,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能合同成交额累计逾越2200亿元。但北京与津廊两市更为严密,而唐山、石家庄、保定、邯郸等城市,较难遭到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果,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仍存,京津冀高质量协同有待更大规划的开展。
未来,北京将建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,而且作为中心引擎,引领京津冀协同开展,作为全国榜首个减量开展城市,北京将从粗旷型扩张到精细化调整转型。北京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大力加强政治中心、文明中心、世界交往中心及科技立异中心建造,未来将建成大国首都、世界一流的调和之都。一起,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,增强与天津、河北联动,构建现代化都市圈,建造以首都为中心的世界级城市群。
2 上海:全球化的大上海,未来比美纽约
上海已根本建成世界经济中心,跟着我国经济的腾飞,未来有望比美纽约,成为首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。19世纪中期通江达海、地舆方位优胜的上海开埠;20世纪初成为远东榜首大城市、我国金融中心,被誉为“东方巴黎”。1990年,中心作出“开发浦东,复兴上海,服务全国,面向世界”的战略决策;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敞开、加速人民币自在兑换进程,2013年上海自贸区建立。上海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,现在上海已根本建成世界经济、金融、买卖、航运中心,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立异中心构成根本结构。2022年上海GDP为4.5万亿,全国榜首。2023年1月-7月,上海新设外商出资企业3261家,同比添加50.6%,到2022年末累计建立跨国公司区域总部891家,是我国内地跨国公司总部最为会集的城市。交通方面,2022年,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4730万标准箱,接连13年连任全球榜首。教育医疗方面,上海具有4所985,6所211,32家三甲医院。
上海以轿车、电子、金融为支柱,并培养了一批优异的互联网企业。建国以来上海工业结构阅历数次调整,1956年从以轻纺工业为主向归纳性工业改变;1992年捉住浦东开发的前史时机,上海招引许多外国银行、跨国集团和合资企业入驻,工业结构从“二、三、一”向“三、二、一”转型;21世纪要点开展金融、商贸等第三工业和先进制作业。当时,轿车制作业、电子信息制作业及金融业是上海三大支柱工业,其间,2022年电子信息和轿车制作总产量占规划以上工业总产量的34.2%,金融业添加值占GDP的19.3%。
榜首,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最齐备的城市之一,2022年金融商场买卖总额达2933万亿,全市持牌金融机构1736家。上海本乡诞生了浦发银行、交通银行、和平人寿等大型金融机构。依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,上海已从2007年初次发布时的全球第24位,跃升至现在的第3位。第二,上海是六大轿车基地之一,2022年上海轿车产量302万辆,全国占比11.5%、全国第2。第三,上海集成电路工业供应链齐备、规划全国抢先,占全国比重超22%。芯片制作强企总部均位于于上海,支撑其强壮的芯片制作实力。近年,上海一批优异的互联网企业逐步兴起,比方电子商务渠道拼多多、视频渠道哔哩哔哩等,依据我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《我国互联网企业归纳实力指数(2022)》,上海上榜企业18家,数量仅低于北京。
上海城市规划滞后,控人口下降城市生机,近年结构性放宽落户条件,引入高学历人才。榜首,上海曩昔实践人口添加逾越了政府规划,根底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能满意市民需求。比方,上海都市区的轨道交通运营里长约831公里,路网密度约0.67公里/平方公里,远低于纽约、东京等城市。第二,上海“2035规划”提出要严控常住人口规划,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。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2475.9万人,比较于2021年减少约13.5万人,按此规划,上海未来常住人口增量有限。近年,上海结构性放宽落户条件,引入高学历年青人才,有助于缓解户籍人口老龄化问题、优化人口结构、增强城市生机。上海市2021年新版《上海市引入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方法》将人才引入落户通道由16个添加到18个,落户通道显着放宽;在21年末放宽五大新城和自贸区的落户方针,本地应届研讨生可直接落户;2023年,上海更新了投靠落户方针,修改了“关于子女投靠”方针的部分,删除了符算计划生育必要条件的约束,下降了投靠落户的门槛,鼓励和招引年青外来人才落户上海。
未来,上海将持续坚持敞开,建成杰出的全球城市,带动构成具有全球竞赛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。依据上海“十四五”规划,到2035年根本建成令人神往的立异之城、人文之城、生态之城,根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大都市。上海将坚持敞开容纳,充沛发挥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“一带一路”建造桥头堡的效果,带动构成具有全球竞赛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。
3 深圳:乘改革敞开之风、造立异生机之都
深圳乘改革敞开之风腾飞,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/11的小渔村到2018年GDP逾越香港成为生机四射的一线城市;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近60万,居全国之首。1979年深圳人均GDP仅606元,仅为一河之隔香港的1/11,得益于改革敞开,1979年深圳被确定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,尔后进入快速添加的13年,GDP年均复合增速近50%,远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的增速,发明了“深圳速度”。2014年深圳获批首个以城市为根本单位的国家自主立异示范区,全面打造立异型城市。2019年2月《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规划大纲》提出,到2035年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、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立异型城市的引领效果,加速建成现代化世界化城市,尽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立异构思之都。
2022年深圳GDP超3.2万亿,居全国第三,仅低于上海和北京;常住人口1766万,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60万,居全国之首;而且人口结构十分年青,15-59岁人口占比79.5%,在要点城市中排榜首。与厦门、珠海、汕头号经济特区比较,深圳鹤立鸡群的原因首要有三方面:一是毗连经济兴旺的我国香港,初期能够快捷地承受香港及境外的出资和工业搬运;二是开展初期一穷二白,不受旧有系统的纠缠;三是深化改革坚持立异,紧跟年代不断推进工业晋级和转型。
深圳是引领全国的立异构思大都市,战略新兴工业为支柱工业,2022年添加值占GDP比重超41%。改革敞开初期,深圳以来料加工、来料安装、来样加工和补偿买卖为主,开端完成从榜首工业到第二工业的改变;1990年代深圳凭仗地缘优势承受世界工业梯度搬运,以电子和核算机为龙头的高科技企业及配套工业集群开端迅速开展;2001年我国参加WTO后,深圳的方针优势有所削弱,面对金融业和制作业丢失的窘境,大力开展高新技能工业,旧日的“制作工厂”迈向“硬件硅谷”、“立异之城”。现在新一代信息技能、数字经济、高端配备制作等战略新兴工业现已成为深圳的支柱工业。到2022年,深圳国家高新技能企业达2.3万家,华为、中兴、腾讯、比亚迪等科技巨子就位于深圳。
深圳仍面对着开展空间缺少、要点工业开展受限、工业开展缺少根底研讨支撑等问题。榜首,伴跟着战略性新兴工业的不断开展,深圳人口增速加速,狭小的空间难以供给优质的日子圈。空间缺少也阻止了深圳要点工业开展,2022年深圳出台《关于开展强大战略性新兴工业和培养开展未来工业的定见》方针文件,规划建造20个先进制作业园区,总面积仅300平方公里左右的空间略显短促。第二,深圳作为我国清晰提出建造的三个世界科技立异中心之一,在工业开展方面比较于北京、上海,缺少根底研讨和工业共性研讨支撑。深圳要点开展包含信息科学、资料医学、航天科学等学科在内的20个战略性新兴工业集群和8个未来工业集群,但是近九成的科研人员、经费和效果都在企业,缺少研讨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对根底研讨和工业共性研讨的支撑。
未来,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协作,打造全球立异构思之都。深圳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,不断增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中心引擎功用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造赋有生机、竞赛力的世界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。年青生机、锐意改革、敞开立异的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协作,建造现代化世界化的立异型城市,到2035年完成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“深圳”。
4 广州:广东省的排头兵,省制作业的中坚力气
广州由华南中心晋级为国家中心城市,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,之后被深圳逾越。改革敞开初期,广州GDP全国第八,不只低于北京、上海,也低于武汉和沈阳等城市。得益于改革敞开,广州先试先行、活泼实践。1989年GDP跃居全国第三,仅低于北京和上海。2010年,广州获批国家中心城市,从华南中心城市变为国家中心城市,城市定位晋级。1989-2015年的27年间,广州GDP稳居全国第三,奠定了其作为一线城市的根底。尔后广州被深圳逾越,成为经济总量第4的城市。
2022年广州GDP约2.9万亿,全国第五;人均GDP约15.3万元,省内排名第3、十大城市中排名第10。人口方面,广州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近55万,全国第二,仅低于深圳;教育方面,广州有广东省超50%的高校,在校大学生总数超165万人,数量居全国榜首。
工业开展方面,广州商业气氛稠密、是省制作业的中坚力气。广州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,服务经济气氛稠密。2022年广州第三工业添加值占比到达71.5%,低于北京、上海,高于深圳。当时,轿车制作业、电子产品制作业和石油化工制作业是广州的三大工业支柱工业,占全市规划以上工业总产量的一半。详细看,广州是我国南方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,2022年轿车产量为310万辆,占广州省的近七成,占全国轿车产量的11%,接连4年居全国首位。其间2023年广汽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165名,较2022年上升了21名,创前史最好成果。
与其他一线城市比较,广州存在立异才能弱、金融业开展缺少的问题,为此,广州政府活泼出台一系列方针,活泼引导金融支撑科技型企业开展,进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功率。榜首,近年广州R&D经费开销占GDP比重2%-3%,2022年为3.1%,北上深别离为6.8%、4.4%、5.5%,且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也是一线城市最低。第二,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和资源配置的纽带,广州2022年金融业添加值占GDP份额为9.2%,远低于北上深的19.7%、19.3%、15.9%。第三,为进步广州科技立异水平,构建现代化金融服务系统,广州市政府近年来活泼出台方针,2023年10月,广州市当地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四部分印发《广州市加大力度支撑科技型企业融资的若干办法》,推出支撑科技型企业融资的13条行动,旨在精准“滴灌”科技立异等要点范畴,进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率,进步科技立异才能。
广州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协作,建造生机全球城市。广州“十四五规划”对广州的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、归纳性门户城市、世界商贸中心、归纳交通纽带、科技教育文明医疗中心,广州的开展方针是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年代生机的世界大都市,未来广州将充沛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效果,全面增强世界商贸中心、归纳交通纽带和科技教育文明中心功用,推进与港澳全面深度交融。
5 杭州:民营经济的“大本营”、全国抢先的“数智城市”
杭州经济开展势头杰出,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长三角榜首。改革敞开后,依托铁路以及上海在进出后买卖方面的带动,杭州轻工业开展迅速,民营经济活泼。2000年杭州开端大规划城市改造,许多资金流向杭州,推升杭州房价步入全国榜首队伍。但因为杭州房价上涨过快,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,杭州房价一向阴跌至2015年低谷。跟着阿里巴巴、网易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,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添加点。2016年G20峰会后,杭州的世界化水平缓影响力大幅进步。2016-2022年,杭州经济添加超65%,位列十大城市第三,仅小幅低于深圳。2022年杭州GDP约1.9万亿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.7万,全国第4,肯定购买才能强。从上市公司数量看,A+H股上市公司杭州有215个,全国第四,仅低于北上深。近五年杭州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为长三角榜首。
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是杭州的“金手刺”。改革敞开初期,杭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;1990年代,由工业开端向高新科技工业、服务业转型。2022年三产占比达68%,位列全国前10。杭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泼的区域之一,2022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1%,汇集了包含阿里巴巴、吉祥控股、传化集团、网易等一批优异的民营企业。依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“2023我国民营企业500强”榜单,杭州42家企业上榜,占比8.4%,已接连21年位列全国和全省榜首。杭州数字经济开展全国抢先,大批互联网经济体扎根于杭州,2022年数字经济中心工业添加值5076亿元,占GDP的27.1%,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持续稳固和强大数字经济工业,领跑职业。
杭州工业布局逐步完善,制作业与服务业各具特征,活泼完善轨道交通建造。榜首,在曩昔的开展中,杭州的强项首要会集在传统制作业、互联网等少量范畴,在金融、文创、智能硬件、生物科技等范畴与北上广深存在较大间隔。为此,杭州活泼开展高新技能工业和高端制作业、文旅工业,逐步构成以文明、旅行休闲、金融服务、生命健康、高端配备制作为支柱的工业系统。第二,曩昔杭州存在着轨道交通建造落后的问题,全体轨道交通密度较低,为624公里/万平,低于一线城市,且低于成都、长沙等二线城市,现在,杭州正活泼布局和完善轨道交通网络,杭州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出资950亿元,运营路程达516公里,路程排名晋升至全国第6位。
杭州将推进更高水平敞开,打造面向世界的立异高地。依据《杭州市疆土空间整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(草案),杭州定位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,国家前史文明名城,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归纳性科学中心,全国数字经济榜首城,世界文明旅行休闲中心,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大都市。杭州“十四五规划”提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市,全面推进国家营商环境立异试点城市建造,激起各类资源要素生机;率先以数字革新推进立异驱动开展,进入立异型城市前列。
6 成都:新一线龙头、西部经济高地
成都2022年GDP超2万亿,占四川省的36.7%;接连8年位居新一线城市之首。成都是古蜀文明发祥地,汉为五大都会之一,唐为最兴旺的工商业城市之一,史称“扬一益二”,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。改革敞开初期,成都经过与首轮敞开的滨海区域协作,完成了借道而行、拼船出海。
2022年GDP超2万亿,占四川省的36.7%;人均GDP达9.8万元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.5万元,肯定购买才能领跑西南。2022年景都常住人口2127万人,是全国仅有常住人口逾越两千万的省会城市。交通区位方面,成都是“陆上丝绸之路”和长江经济带的中心连接点和纽带,具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,是我国第四大航空纽带,是国内继上海、北京后第三个具有双世界机场的城市,2022年景都世界航空纽带旅客吞吐量3109.2万次,在全国城市中排名榜首。教育医疗方面,成都集聚全省50%以上的本科院校,具有2所985和5所211,大学生和三甲医院数量均为西南榜首。与同为“西南双核”的重庆比较,成都的优势在于居民收入、消费水平高,科教实力强。
电子为支柱工业,占工业总产量的62%;具有中西部区域数量最多、品种最完全的金融机构资源。从工业开展看,新我国建立后,出于国防需求,成都是要点建造的工业基地之一。改革敞开前夕,成都已具有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工业系统,具有机械、冶金、化工、电子、轻纺等多种工业,首要以重工业为主,占GDP近60%。2022年景都第二、第三工业添加值占比别离为30.67%、66.4%。当时成都电子信息为支柱工业,成都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工业基地,是“我国软件名城”之一,2022年景都电子信息工业规划达1.2万亿元。此外,成都具有中西部区域数量最多、品种最完全的金融机构。2023年3月,我国(深圳)归纳开发研讨院与英国智库Z/Yen集团一起编制并发布“第3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陈述”,成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44,位居西部第1。
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,存在广泛的竞合联络,轿车和电子工业竞赛与协作并存。跟着人流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活动显着加速,成渝双城间的联络将空前严密,竞赛也愈加扑朔迷离。在电子信息工业方面,成都首要在集成电路、软件研制等方面有优势,重庆则是全球重要的核算机整机、手机生产基地。2022年,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作集群入围国家级先进制作集群,全年景渝区域电子信息先进制作集群规划达1.68万亿元,占全国比重近11%,成为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集合地。在轿车工业方面,重庆作为全国六大轿车基地之一,现在在大力开展新能源轿车和智能轿车。而成都作为后起之秀,现在已引入一汽大众、吉祥、沃尔沃等优异的整车企业。
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功用,并携手重庆,合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。依据成都“十四五规划”,未来成都将建成泛欧泛亚区域性的经济中心、科技立异中心、金融中心、买卖中心、文明中心;依据《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建造规划大纲》,成都作为西南双核之一,其定位是经济中心、科技中心、世界文明名城和世界门户纽带。未来成都将持续发挥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式中的引领效果,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内陆敞开型经济高地,加速推进敞开协作向更高层次、更高水平跨进,一起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功用并携手重庆,合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,共筑双城经济圈。
7 南京:六朝古都勃发新生机,打造“立异名城”
因地舆和前史要素,南京是江苏和安徽之间的纽带,2022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五。南京有着2400多年建城史,曾是六朝古都,前史上长时间是我国南方的政治、经济、文明中心。从地舆方位上来看,作为江苏省会,南京并未处于中心方位。南京首要辖区直接与安徽接壤,自南往北依次是宣城、马鞍山、滁州,不少安徽人来到南京工作。南京对安徽东部影响力巨大,现已逾越了安徽省的省会合肥。在前史和地舆要素的效果下,南京始终是江苏和安徽两省之间的一个纽带。
2022年南京GDP近1.7万亿,人均GDP为17.9万元,位居十大城市第五,低于北京、姑苏、深圳、上海;常住人口949万人,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13.3万人,江苏省第二。交通方面,南京高铁网辐射全国6个方向,南京禄口世界机场为江苏两大纽带机场之一,南京港是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、吞吐量省内港口第二。教育方面,文明底蕴丰厚,有“天下文枢”、“东南榜首学”的美誉,明清时期我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。南京现在具有2所985,8所211,大学生在读超90万人,十大城市中位居第七。
南京以轿车、钢铁、电子、石化为支柱,活泼培养新兴工业。改革敞开初期,熊猫电视机、金城摩托、南汽依维柯、同创电脑等产品,不断走到国内同行的前列。改革敞开后,南京将工业结构调整作为首要任务,大力开展第三工业,1979-2022年第二工业占比从68%降至36%,第三工业占比升至62%,全省最高。现在,南京大力施行工业强市战略,构成了轿车、钢铁、电子信息制作业和石化新资料四大支柱工业,代表公司有南京轿车集团、南钢股份、熊猫电子、扬子石化等南京重视稳固进步四大支柱工业的一起,着重培养新兴工业,加速进步工业立异才能,拟定出台了《南京市制作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施行方案(2022—2024 年)》,2022年推进施行智改数转项目2896个,到2024年末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面施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。
因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强市集合,与杭苏锡常等兴旺地市比较,南京辐射才能有限,近期人口集聚才能显着削弱。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划最大、人口最为会集的区域,强市集合。在经济方面,上海、姑苏、杭州GDP高于南京,无锡、宁波也呈奋勇赶上之势。在工业方面,各个城市工业实力大多不俗,构成了具有各自特征的工业系统。在人口方面,南京市“十四五”规划指出方针常住人口破千万,2022年南京人口949.1万,较2021年添加6.8万左右,间隔方针还差50万左右,考虑2021-2022年添加7万人左右,叠加少子化及抢人竞赛剧烈,完成方针仍有必定难度。
南京未来将以“立异名城、美丽古都”为城市开展愿景,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。依据《南京市城市整体规划(2018-2035年)》草案,“立异名城”即执行国家立异驱动开展战略,安身南京科教资源优势,进一步刻画城市竞赛力,加速建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立异名城;“美丽古都”即安身南京生态人文优势,丰厚拓宽美丽我国建造的南京实践,加速建造具有我国特征社会主义风仪的美丽古都。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开展规划》指出发挥上海中心城市效果,推进南京、杭州、合肥、苏锡常、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开展,到2030年,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。
8 姑苏:最强地级市,从“世界工厂”开展为“立异高地”
姑苏先后阅历城镇工业兴起、外向型经济腾飞、敞开型立异经济等开展阶段,成为地级市的“天花板”。姑苏自古经济繁荣,春秋吴国时,姑苏是政治、经济中心;秦汉时被称为“江东榜首都会”;南宋时姑苏行政级别仅次于国都杭州;明清时姑苏商品经济兴旺,成为全国经济文明中心、榜首商业都会。改革敞开后,姑苏乘国内敞开和世界工业搬运的春风,提出“从四面八方走向五洲四洋”战略,成为“世界工厂”,确立了外向型经济龙头位置。2013年开端立异驱动归入姑苏规划,开展从要素驱动改变为立异驱动,由低端制作向高端制作转型。2022年姑苏GDP总量近2.4万亿,位居全国第6、地级市之首。
姑苏是“全球工业大市”,工业总产量仅低于深圳。从规上工业总产量看,2022年姑苏规划以上工业总产量近4.4万亿,逾越上海,以极小下风逊于深圳。从结构看,姑苏前五大工业工业别离为核算机、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作业、通用设备制作业、电气机械和器件制作业、黑色金属锻炼和压延加工业、轿车制作业,占比别离为29.6%、8.9%、8%、7.1%、5.7%。详细看,2021年姑苏共有营收超百亿的工业企业46家,居全省榜首。“有为政府+商场化导向”是姑苏制作业成功的诀窍;“区位优势+前史沉淀+优化营商环境”促进姑苏制作业规划日益强大,而且姑苏政府开展认识超前,提早布局制作业向“智造”、“智能化”转型、打造电子信息和配备制作业立异集群,推进制作业“又大又强”。姑苏也涌现出一批包含科创榜首股-华兴源创、全球抢先高端配备制作商-迈为科技等在内的优异立异型企业。
姑苏存在教育、医疗资源缺少的问题。榜首,姑苏共具有26所普通高校,其间本科层次的仅9所,而南京、杭州别离具有53所、40所普通高校,远高于姑苏。其间姑苏仅1所211院校,而南京具有211院校8所,质量上远超姑苏。为了持续招引人才,姑苏引入了牛津大学、杜克大学、利物浦大学、我国人民大学、南京大学等分校区或研讨所。第二,姑苏医疗资源开展相对落后。姑苏每千人具有的床位数是5.86,低于南京的6.75和江苏省的6.31,医疗资源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一起姑苏执业(助理)医生数为3.7万人,低于北上广深的11.9、8.2、6.2、4.0万人,也低于南京的3.8万人。
未来姑苏将发挥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效果,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奉献力气。依据《姑苏市疆土空间整体规划(2021-2035)》,清晰姑苏城市性质为国家先进制作业基地、工业科技立异中心、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。未来姑苏将持续发挥资源优势,助力长三角城市群开展成为世界级抢先城市群。
9 武汉:九省通衢,中部兴起的战略支点
武汉根本处于我国首要经济带的地舆中心,2022年人均GDP近14万元,雄踞中部区域首位。前史上,武汉一向是中部区域的军事和商业重镇,现在已开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、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、世界化大都市。改革敞开前,武汉GDP一度仅次于上海、北京、天津,1978年仍位居全国第十。跟着东南滨海城市凭仗着地舆优势、国家方针在改革敞开道路上加速奔进,武汉脚步显着落后,2002年武汉GDP下跌至14位。2004年捉住中部兴起战略的时机,武汉开端从头兴起。
2022年武汉GDP近1.9万亿元,占湖北全省的35%,全国第八;人均GDP近14万元,雄踞中部区域首位。区位方面,武汉处于我国首要经济地带的地舆中心,向来有“九省通衢”之称,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纽带、长江中游航运中心,是国家区域开展“钻石结构”的中心,“米”字型高铁网辐射大半个我国,仍是华中区域仅有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。人口方面,是中部人口最多的城市,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56.9万人,长江中游城市群排第1,逾越长沙。教育方面,武汉有84所高等院校,其间2所985,5所211;武汉有约133万在校大学生,全国第三,仅低于广州、郑州。医疗方面,武汉有31家三甲医院,是华中最大的医疗中心。
从“钢城”到“车都”、“光谷”,现在武汉具有钢铁及深加工、轿车、信息技能、医药等完好工业系统。改革敞开后,武汉将工业结构调整作为首要任务,减少传统重工业产能。40年间,武汉从一个以冶金、机械、纺织三大支柱工业的老工业基地,变成具有钢铁及深加工、轿车及零部件、信息技能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完好工业系统的现代化城市。武汉是国内首个集合法、日、美、自主四大车系、五大整车企业的城市,被誉为“我国车都”。2022年武汉轿车产量近135万辆,占全省轿车产量比重约71%。工业立异上,武汉充沛发掘科教资源、推进工业转型晋级、开展光电、生物医药、智联网轿车、数字经济、航天等新兴工业。2022年,武汉规上高技能制作业添加值添加16.3%,净增高新技能企业超3000家、总数超1.2万家,高新技能工业添加值比重超27%。
武汉民营经济占比相对较低,民营经济生机缺少,近年武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。武汉是传统的工业重镇,以武钢、春风轿车等为代表的国企是武汉的经济支柱,而民营经济开展却显着单薄。2022年武汉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约41%,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,比杭州、重庆、姑苏、成都、南京别离低20、19、10、8、5个百分点,A+H股上市公司数量76家,而杭州、南京、成都均逾越100家。在滨海经济兴旺省份,民企现已是科技立异的首要力气。以江苏省为例,2022年江苏逾越五成的GDP、六成的税收、七成的企业研制投入和社会固定资本出资、多半的新增工作岗位、九成的高新技能产量来自民营经济。武汉逐步认识到民营经济的重要性,执行“车谷科创33条”、人才强区方针“黄金十条”、中小企业打破开展方针24条等惠企方针。
未来,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柱,作为中部兴起的战略支点,在全球规划内建造具有必定竞赛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。依据《武汉市十四五规划》,武汉将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、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和世界化大都市整体定位,加速打造全国经济中心、国家科技立异中心、国家商贸物流中心、世界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,尽力建造现代化大武汉。
10 重庆:西南双核之一,大重庆与小重庆
大重庆经济总量超2.9万亿,小重庆人均GDP约10.5万元,略高于成都。古时重庆为西南军事重镇,19世纪末被辟为对外商埠,至此重庆开端凭仗其水陆集散的优势不断开展起来,并不断追逐四川区域的传统中心成都。重庆屡次在从属四川省和成为直辖市之间改换,1997年重庆第三次成为直辖市,也是西部仅有的直辖市。交通区位方面,重庆是长江上游区域仅有汇集水、陆、空交通资源的城市,有着成都无与伦比的水上交通优势;作为西南区域归纳交通纽带,共建成了“三环十射”高速公路网和“一纽带十一干线”铁路网。
2022年重庆GDP总量为2.9万亿,仅低于四个一线城市,常住人口3213万,是人口最多的城市。因为重庆面积较大,假如选取重庆主城都市区,GDP和常住人口别离为2.2万亿、2122.7万人,人均GDP为10.5万元,规划与成都附近。2011-2022年重庆主城都市区人口占比从62%进步至66%。教育方面,重庆具有高等院校70所,其间有1所985,1所211。医疗方面,重庆具有三甲医院41家,5家医院跻身我国百强医院。
重庆以轿车和电子为支柱,二者占工业总产量比重约40%,并加速培养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现在电子制作和轿车工业是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,算计占工业总产量比重约40%。详细看,重庆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工业基地,有惠普、华硕、戴尔、索尼等品牌落户重庆,2014年至今重庆笔电产量一向位居全球第1,2022年重庆笔电产量7411万台,产量接连9年全球榜首。在轿车工业中,重庆有长安、春风小康等四十多家本乡轿车品牌,2022年轿车产量209.2万辆,占全国的7.7%。近年来传统电子和轿车制作工业商场容量趋于饱满,重庆活泼寻觅新的添加动能,要点打造集成电路、智能家电、新能源、机器人等33条要点工业链,发挥制作业优势,完成“强链补链”。重庆市政府推进“专精特新”企业高质量开展,2022年以来新增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近1600家,为历年之最。
重庆仍面对科技立异实力不强的问题,应加速科技与工业交融,活泼推进工业协调开展。一方面,虽然现在重庆有几十所高校,但大部分为职业院校,一流的理工类校园寥寥无几,人才运送缺少。另一方面,近年来,重庆先后启动了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云核算、才智城市技能立异与使用等要点专项,投入经费近5.7亿元,成效初显,但与滨海兴旺区域比较仍有间隔。从全年研讨与实验(R&D)经费开销占GDP比重看,重庆为2.4%,小于杭州的3.9%、成都的3.5%、姑苏的3.1%。从财务科技开销占比看,重庆为2.0%,小于姑苏的8.9%、成都的8.4%、武汉的8.0%、杭州的7.5%、南京的6.1%。重庆应重视推进工业协调开展,加速科技立异与工业开展交融,加大对信息技能、新能源等新兴工业的支撑力度,进一步推进工业链现代化,进步工业链的附加值和世界竞赛力。
重庆将加强发挥西部世界归纳交通纽带效果,携手成都打造内陆改革敞开新高地。重庆“十四五规划”对重庆定位是重要经济中心、科技立异中心、改革敞开新高地、高品质日子宜居地;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造规划大纲》对重庆的定位是国家重要先进制作业中心、西部金融中心、西部世界归纳交通纽带和世界门户纽带。未来,重庆将加速世界交通纽带建造,携手成都一起推进内陆改革敞开,建造与世界接轨的内陆敞开型经济新体制。
相关推荐